谢永利,男,1961年5月出生于山西芮城,中共党员,博士后经历。现为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协会(ISSMFE)会员;中国公路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7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2001年被交通部批准为"交通青年科技英才", 2003年入选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经主持或者承担的
项目
近年来,主持30余项科研
项目,其中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和10项部省级重点
项目。
获得奖励科研或者其他
已有三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别是关于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关键技术开展的研究,为该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意义;依托世界上最长的
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
隧道(18.6km)的通风技术要求,建成的国内最大的通风物理模拟和数值仿真试验平台,代表着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为该
隧道的通风方案选择,设计参数选取及方案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四川二郎山
隧道、甘肃新七道梁
隧道、湖南雪峰山隧道等
项目的通风方案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版专著教材和发表论文代表作
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专利10项 (其中4项发明专利),在大变形固结理论及其教值方法、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理论与工程应用、黄土工程性状与公路工程应用、路桥过渡段路基修筑技术、生态型公路边坡防护与支挡技术、黄土公路隧道工程、特长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理论与技术、特殊地区
公路桥梁桩基工程等8个方面取得学术进展或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