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拱桥:古代桥梁史的后来风行者
2010-06-07 来源:中国桥梁网
 拱桥在桥梁史上出现的时间最晚,但是流风所及,不仅主导了古代桥梁的发展走向,也在现代桥梁体系独树一帜。

  砖的发明有人认为始于东汉,但据考古发掘,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至公元前221 年)就已经出现了砖墓室。砖的发明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砖与石、木不同的不仅仅在于它是人造建材,更在于它便于成型,外观整洁,尺寸规范,易于施工,这就为拱的发明提供了物质基础。世界上对拱结构的起源众说不一。或认为起源于自然界溶洞天然拱,或认为起自崩落的堆石拱,或认为由于砌墙开洞,逐渐由“假拱”演变而成。在中国,拱的起源据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2 世纪末的西汉王朝。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 年)所建的麻弥图一号墓墓室就是砖券顶,净跨达到1 . 64 米。“券”即现代汉语的拱圈之“圈”,是“拱”的意思,“法券”、“卷瓮”都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术语,意为“砌拱”。更早的记载还有《 礼记》 “蓬户瓮牖”之说,即用破坛子砌造窗户。陶瓮则是一种更早的人造“建筑材料”,当然那时所砌的并不是真拱,更不是拱桥,只是拱的雏形。从墓葬结构及仅存实物来看,自东汉(公元25 至220 年)起,券顶、弯顶都比较完善,砖拱技术已十分成熟。现存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桥梁― 方顺桥是一座石拱桥,建于公元309 年,晚于东汉砖拱顶100 多年,规模已相当宏大,长13 米,宽8 米,大拱跨径达13 . 3 米,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石梁桥的跨径。

  石拱桥是在墩台之间以拱形构件承重,构件在承受荷载时,墩台支点处产生水平推力,使拱内产生轴向压力,减小了跨中弯矩,使石材的耐压特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石拱的跨越能力大大高于石梁桥,从而提高了桥梁跨径。石拱桥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桥梁进人了一个新纪元。

  这个新纪元的扛鼎之作― 赵州桥,一举将中国古代石拱桥技术提高到一个令人瞠目的程度。建于隋朝的赵州桥是一座单孔空腹坦拱石拱桥,主桥孔净跨37 . 02 米,净矢高7 . 23 米,矢跨比达到l 比5 . 12 ,是一座很坦的圆弧拱桥,全桥长50 . 83 米,宽9 米,主拱圈并列28 道,拱厚1 . 03 米,拱石长1 米,最大重量为l 吨。在主拱圈之外,镶有自拱脚处厚度为24 厘米、拱顶处厚度为16 厘米的变厚度护拱石。护拱石在空腹段为满铺,实腹段仅镶于桥的两侧。拱圈外形尤如变截面拱。为减轻桥梁自重,大拱之上,两侧各伏有两个小拱。靠近拱脚处的小拱,净跨为3 . 8 米,另一小拱净跨为2 . 85 米,圈石厚65 厘米。每个小拱圈的东西两外侧,各铺设一层厚约16 厘米的护拱石。小拱亦为并列砌筑。赵州桥的石拱桥跨径纪录,直到1959 年湖南黄虎港桥的建成才被打破,长达1300 余年。赵州桥制作精良,结构独创,造型上既稳重又轻巧,正如桥头关帝阁两楹对联所写:“船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赵州桥的建成令当时相当杰出的小商桥、桥楼殿桥都黯然失色,不仅如此,其桥式成为后世建造单孔空腹坦拱石拱桥的范本。

  厚墩联拱石拱桥的出现略晚于空腹式石拱桥。从技术结构上讲,厚墩联拱是单拱的集合体,每拱单独受力,一拱受力或受损,不及其他,墩台粗大厚重,承重能力很强,特别适合北方以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地区,此外,这种桥式还具有较强的抵御洪水冲击能力,因此在南方山区亦很实用。著名的北京市的卢沟桥、云南省的双龙桥均属此列。北京市颐和园十七拱桥也采用这种桥式,可能是要体现皇家园林的气派,昭示帝王基业的稳固,并无实际价值。


  与厚墩联拱相对应的是薄墩联拱石拱桥,多见于南方软基水网地区,一般采用木桩基础的柔性墩台,一孔受力,引起桥墩变形,将力传递到相邻拱圈,令体拱协助受力,分解了作用在墩台上的水平推力,这种结构减少了墩台重量和体积,不仅降低了水下工程量,也便利船只航行。此类桥式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江浙地区非常多见,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唐朝的苏州宝带桥。

  石拱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设中最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拱圈类型也多种多样,浙江省嵊县公元1836 年建成的玉成桥,其石拱已呈现代拱桥常用的悬链线状,接近现代拱桥,中国古代拱桥的技术成就由此可见一斑。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