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大运河与古桥
2011-08-03 来源: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又名大运河、南北大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西小江、曹娥江、姚江、甬江九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加浙东运河长度)。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几经变迁。隋朝以后,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大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流经18市区:北京、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台儿庄、徐州、淮安、扬州、镇江、苏州、宣城、清江、湖州、杭州、绍兴、宁波。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

    

     (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

    

     (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拱宸桥:领略昔日重来的沧桑】

    

     在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中,这座杭州市区运河上最古老的大型拱桥进行了精心的修缮,主要是对桥面石板,包括台阶、桥坡等进行修复。恪守“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桥面上两米多宽的混凝土桥坡去除后,更换上与老桥同质的石板桥坡,桥两侧残缺不全的桥栏望柱都根据原貌修复。如今,踏着桥上旧旧的石板,是否有一番昔日重来的沧桑悠然而生呢?

     古老的杭州拱宸桥

     运河从南到北,保留得最多的就是古桥,从通州张家湾桥到杭州拱宸桥,规模不等、形式各异的古桥是运河文化最为丰富的一部分,是解读运河的最佳注脚。桥对于生活在运河沿岸的人,相当于一个个竹节,是连接当地人生活的“节点”,是聚集当地人、浓缩生活场景的场所。跟很多地方的桥一样,运河上的桥也被叫做“谈爱桥”,每到日落时分,很多人在桥上看着夕阳、来往的船只,而年轻人则在桥上柔情蜜语、谈情说爱。很多运河上的古桥,都在桥的里侧凿有座椅,供人休息。这比现代桥梁多了许多亲切感。江浙一带的古桥桥拱很大,杭州的拱宸桥和王江泾桥等就是如此。在古代,船只很小,这跟很大的桥拱不成比例。现在,即使是一千吨的铁驳船仍可顺利通过这些明清时期修建的石拱桥,可见修建者的远见。

     7月6日,世界遗产大会上传出的声音:“历经沧桑的京杭大运河也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正在此间出席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论证,并在评估结果出来后,正式启动申报工作。”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1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l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O倍,是世界上开凿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人工河。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和长城一样。它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1954年,新中国为了疏通运河在江枫洲旁又开辟了近千米的新运河,既保证了现代船舶的通航,又保留了寒山寺旁的江春桥和枫桥下的古运河。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带给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如何保护运河沿岸的历史风貌已成为申遗成败的关键。

     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李福生认为:“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大运河及其相关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使古运河获得新生。”大运河长期以来是中国封建政权赖以生存的南粮北运的大动脉,为漕运历史提供了核心物证。以漕粮为主兼及其它商品的水路运输,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船舶往来,商旅辐辏”。运河畅通后,一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许多古城因此而兴起。在明清两朝,运河沿岸地区更是市场发达、经济繁荣。

    李福生指出,运河还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统有着直接而具体的联系。古运河研究学者夏刚草这样形容:“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作为京杭运河畔最有特色的枫桥古镇,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人们口中传承了上千年,已凝结成一个固定佳境,一个文化情结。古人说:“诗以山传.山以诗传”。“月落乌啼…… ”人人童时皆能诵,诗无兴废,而枫桥边的景观经历了无数兴废。

    如今江枫洲的建成,张继夜泊处的恢复,以及遗留下来保存最古老、最完美的枫桥、江村桥是现代人对古诗意境再一次的描绘和诠释。风清露白,古枫桥畔,曲折的石板街、古朴的木板房,米行、当铺、驿站等依稀回味着枫桥古镇曾经的风古;宽阔的码头边停泊着一只江南篷船,承载着游子浓浓的乡思客愁;流淌了一千多年的古运河水在此被回流成一弯开阔的水面,和月光得以充分的交融,辉映出一片幽冷的光景;一座木廊桥横卧水上,沿用了古桥旧名“听钟”,静静地在月光里勾画出江南精巧的风味,著名书画家吴木为桥题匾:“心洲步月”,会把你引进唐时的月色里;渔隐村I临水的小木屋里布置着简陋的竹制家具、渔具,仿佛眼前会闪过修炼有成的隐士那清潇的身影;一阵风来岸上那绰绰约约的树枝便把月光摇得斑驳而烂漫……枫桥边的景致有了当年的静谧与落寞、空灵与神秘,多了一点婉丽与阔大、幽雅与浪漫,如果有一声声浑厚的钟声划过,这一切顿时会升华,穿过时间的隧道,又见当年的夜晚,张继胸中强烈的忧愁和周围清冷寂寥的氛围所汇成的美妙意境,重又震撼你的心魄,了却沉积千年的江枫情结。

    7月6日,世界遗产大会上传出的声音:“历经沧桑的京杭大运河也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正在此间出席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论证,并在评估结果出来后,正式启动申报工作。”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1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l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O倍,是世界上开凿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人工河。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和长城一样。它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1954年,新中国为了疏通运河在江枫洲旁又开辟了近千米的新运河,既保证了现代船舶的通航,又保留了寒山寺旁的江春桥和枫桥下的古运河。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带给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如何保护运河沿岸的历史风貌已成为申遗成败的关键。

    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李福生认为:“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大运河及其相关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使古运河获得新生。”

    大运河长期以来是中国封建政权赖以生存的南粮北运的大动脉,为漕运历史提供了核心物证。以漕粮为主兼及其它商品的水路运输,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船舶往来,商旅辐辏”。运河畅通后,一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许多古城因此而兴起。在明清两朝,运河沿岸地区更是市场发达、经济繁荣。

    李福生指出,运河还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统有着直接而具体的联系。古运河研究学者夏刚草这样形容:“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作为京杭运河畔最有特色的枫桥古镇,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人们口中传承了上千年,已凝结成一个固定佳境,一个文化情结。古人说:“诗以山传.山以诗传”。“月落乌啼…… ”人人童时皆能诵,诗无兴废,而枫桥边的景观经历了无数兴废。

    如今江枫洲的建成,张继夜泊处的恢复,以及遗留下来保存最古老、最完美的枫桥、江村桥是现代人对古诗意境再一次的描绘和诠释。风清露白,古枫桥畔,曲折的石板街、古朴的木板房,米行、当铺、驿站等依稀回味着枫桥古镇曾经的风古;宽阔的码头边停泊着一只江南篷船,承载着游子浓浓的乡思客愁;流淌了一千多年的古运河水在此被回流成一弯开阔的水面,和月光得以充分的交融,辉映出一片幽冷的光景;一座木廊桥横卧水上,沿用了古桥旧名“听钟”,静静地在月光里勾画出江南精巧的风味,著名书画家吴木为桥题匾:“心洲步月”,会把你引进唐时的月色里;渔隐村I临水的小木屋里布置着简陋的竹制家具、渔具,仿佛眼前会闪过修炼有成的隐士那清潇的身影;一阵风来岸上那绰绰约约的树枝便把月光摇得斑驳而烂漫……枫桥边的景致有了当年的静谧与落寞、空灵与神秘,多了一点婉丽与阔大、幽雅与浪漫,如果有一声声浑厚的钟声划过,这一切顿时会升华,穿过时间的隧道,又见当年的夜晚,张继胸中强烈的忧愁和周围清冷寂寥的氛围所汇成的美妙意境,重又震撼你的心魄,了却沉积千年的江枫情结。

    卖鱼桥是运河附近大名鼎鼎的地方了,在老百姓心中一直都是繁华热闹的去处。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里当年是杭州最大的渔市。运河流入城内,流经卖鱼桥一带时滞留下一片热闹景象。这里一直以来都是运河上的储运中心,外乡水产大多运到这里卸货。

    卖鱼桥的位置就在江涨桥的西南,余杭塘河自西向东穿桥而过连通运河,西侧就是信义坊步行街。如今,老百姓所说的“卖鱼桥”已经与昔日不同,更大程度上是杭城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名称,并辐射周边地域。在这区域内,有着许多古代建筑、名胜古迹和典故传说。在现在信义坊步行街靠近卖鱼桥一带,还有卖鱼郎的雕塑。

    据记载,这个“卖鱼桥”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呢。

    卖鱼桥在湖墅一带,久负盛名。从前,有个小伙子家里很贫苦,但人非常善良、老实,他为了给母亲治病,供弟弟读书,天天来到桥上设摊卖鱼。奸诈的鱼行老板欺侮他老实,老是夹带一些呆鱼、死鱼贩卖给他。有一天,桥头来了个奇怪的烂脚老人,身上穿得破破烂烂,还浑身臭烘烘的,他坐在桥栏杆上喔唷喔唷喊脚痛。路过的行人都远远地避开他,有的装着没看见赶紧路过,还有个附近店家老板让手下人赶紧把这个烂脚老人赶走。

    但是这个小伙子特别好心,他走到老人身边,问老人病情。老人说,家里穷,这双脚都烂了三年了,但是没钱看病呀。小伙子想到了自己家中的病母,心中一酸,他想也没多想,就把自己身边的所有的卖鱼钱和卖剩下的死鱼全送给了他,劝他想想办法,赶紧去治疗这双烂脚。谁知这老人自有法术,揭下贴在烂脚上的一片树叶,在鱼桶里一搅,死鱼居然全都活蹦乱跳起来。过往行人闻声过来看稀奇,一下子把鱼儿全买了去。小伙子回头再寻那烂脚老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后来才知道,烂脚老人便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

    从此以后,这小伙子把那片树叶当作宝贝,只要将它往鱼桶里一放,不管是死鱼、臭鱼,一概都会复活,而且肉质特别鲜嫩。消息传开,杭州城里的百姓全都赶到这座桥上来买鱼,卖鱼桥的名字也就从此被叫开了。(素材取自顾希佳著《杭州运河风俗》)

    宽广的河面视野开阔,两岸粉墙黛瓦的建筑错落有致,河面点缀着三五艘古色古香的游船……当苏州为世界遗产盛会举城欢动时,大运河一如往日静谧。经历沧桑巨变的大运河正在等待命运的又一次转机。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出席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如是评价。

    单霁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论证,并在评估结果出来后,正式启动申报工作。”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中,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已经赫然在列。《行动指南》将其特点归结为,“它们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

    从1997年开始就致力于运河遗产廊道研究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认为,大运河完全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因为它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普遍价值,是标志着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遗产。

    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贯通于1292年的京杭大运河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大运河长期以来是中国封建政权赖以生存的南粮北运的大动脉,为漕运传统提供了核心物证。以漕粮为主兼及其它商品的水路运输,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俞孔坚说。

    “船舶往来,商旅辐辏”。运河畅通后,一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许多古城因此而兴起。在明清两朝,运河沿岸地区更是市场发达、经济繁荣。

    俞孔坚指出,运河还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统有着直接而具体的联系。

    古运河研究学者夏刚草这样形容:“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给大运河带来了威胁。选择大运河为研究课题的北京大学博士李伟指出,运河部分区段因为历史原因而断流,目前正遭到新城区和农田蚕食;与之密切关联的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俗等地方文化也在日益消失。

    单霁翔认为,这是因为一些地方对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各地保护现状和管理方式不一,缺乏保护的整体性和统一规划。

    同时,他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古代运河故道整修后调水,这对运河及其两岸的文物保护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修复带来机会,而且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成为可能。”

    目前,江苏、山东等地已对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和沿线文物埋藏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对其中一些已着手制订和实施保护方案,部分地段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正在进行必要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大运河及其相关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使古运河获得新生,”单霁翔说。
上一篇:牛剑桥
下一篇:卖鱼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