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送思桥上话孔思
2011-09-13 来源:南汇史志
 周浦镇北(原周西乡,今康桥镇境内)通秀浜上原有座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古桥通秀桥,但是该桥民间却都呼之为“送师桥”(实为“送思桥”)。何来如此桥名,话还得从明末清初周浦的一名抗清人士孔思说起。

     孔思,字尊伯,周浦地区的一名秀才。当时正值明末清初之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李自成陷北京,思宗自缢死,明亡;4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败李自成于一片石;5月,明臣迎清军入京,建立清政权。从此清政权即颁发薙发令,开始了对关内各地的征伐。当时遗留下来的部分明臣马士英等为了抗击清军曾拥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建立了小朝廷。开始时,福王曾遣左懋第等使清议和,但是和议不成,被逼只能组织兵力进行抗击。为抗击清军,兵部中有位大臣海盐人时敏曾向福王上疏《开海裕国》,建议开垦海中各岛以增加政府收入。《开海裕国》疏中当时曾是这样规定的,谁能招募百人以上,谁就可获得一个相应的官职,负责管理被开垦的海岛。孔思是位颇有民族气节的士子,知道后即变卖了全部家产,募得了一百余人。据说当时他就是在这座桥上拜别亲友后离开周浦的,“送思桥”之名亦因此而得。

     孔思是位抗清志士,清政府建立后,“送思桥”从此改名成了“送师桥”。

     据《胡氏杂抄初编》中所录姚廷遴(字纯如,上海人)著《姚氏记事编》一文所载,当时孔思去开垦的即舟山群岛中之一岛,名瞿山岛。该岛在元末明初方国珍占领宁、绍、台、温四府称王时曾被开垦过,而且方国珍在该岛上还曾建过一座王府。但是这时的瞿山岛却已是一片荒芜,岛上“只见浩荡无际,人烟蓼落,草木丛生”,他们“用火烧进四五日”后,虽然找到了方国珍王府原址,但此处已是瓦砾一片,要在岛上开荒度日谋求发展显然已不可能。因此孔思他们在岛上只住了月余,即“败兴而返”。

     孔思带领百余人返回南汇时,那时清军在兵屠扬州、攻占南京、再诏薙发令后,已进军向江南各路反清义军发动了连续的进攻。清顺治二年(1645年)8月,清军兵屠嘉定、江阴后占领了上海的部分地区。当时沿海一带的人民得知清军即将来临的消息后惊恐万分,大家不肯剃头,纷纷商议抗拒清军。因此当孔思回到护塘(外捍海塘)一带时,立即受到了“海民”们的拥戴,孔思由此领导着大家“慨然起义”了。

     孔思起义后最先攻打的是新场镇,初战胜利后,接着又先后攻克了瓦屑、六灶等一些乡镇。一路上的节节胜利,使部队发展很快,不久其众即已达数千人。而且在此期间,他们还用从财主们处得来的绸缎布匹等物制成明王朝的“旗帐、虎皮交椅”等仪仗用品,将部队装饰得颇有了些气势。但是由于这支队伍终究只是不知打仗的老百姓组成的,战斗力不强,因此不久在攻打川沙和南汇两城的战斗中即久攻不克,数遭失败。特别是当清吴淞副总兵李成栋于九月二十日带兵渡黄浦江南下后,这支队伍更是溃不成军,遭到了清军的残酷追杀。在这次追杀中,清军不仅杀义军,也杀老百姓,他们从川沙城的“南门杀起,直至南汇城”,“东西约二十里,南北约四十里”的这片土地上“数万生灵,俱遭惨戮”,沿途各河流中“浮尸无数”,据说孔思当时也被杀戮“于河中”。明末清初,浦东地区的一场抗清斗争从此也就告了一个段落,家家户户的大门上从此就“粘上了用黄纸写的‘大清顺民’四个字”。
上一篇:陕西咸阳沙河古桥
下一篇:兰溪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