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古桥,水乡锦溪的“耳环”
2012-05-25 来源:昆山日报
有人把锦溪的水乡之美,比作“睡梦中的少女”,浓妆淡抹总相宜。如果说,水是锦溪俊俏的眼波,那么,古桥便是她精致的“耳环”。5月5日,2012中国桥文化论坛在锦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文史专家,以锦溪特有的古桥和古桥文化为主线,坐论中国桥文化。专家们认为:锦溪的桥文化是中国传统桥文化的一个典型和缩影,锦溪深挖“三十六座桥”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对于弘扬中国桥文化很有借鉴意义。

   “三十六桥”明月夜

   走进锦溪古镇,一幅幅江南水乡美景尽收眼底。然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那一座座卧波如虹的古桥。锦溪素有“七十二只窑、三十六座桥”之美誉,可见锦溪古桥密度之高,实为国内罕见。

  
 
  虹木桥,因桥身木制,又称红木桥,座落于市河北尾、东西通架。清乾隆30年(公元1765年)里人王耀枢、陆诞英、王维英、王际华、陆宏嗣、陆昌嗣、柴韫又、王介盈等捐资重建,单孔梁桥。1972年因破损改建为水泥桥;2001年由镇人民政府恢复为木桥。

   当天论坛上,专家们纷纷感叹锦溪的古桥之多、保存之完整,以及锦溪人对桥爱之有加。武汉大学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学会会长冯天瑜,套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形容锦溪的古桥,即兴吟出:三十六桥明月夜,玉人锦溪教吹箫。倾慕、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锦溪如带,石桥如虹。桥分溪绿,水映霞红。渔舟鳞集,啸雨歌风。”论坛之余,专家们还漫步锦溪古镇,登桥望溪。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站在石拱桥上,低吟着古人的诗句,放眼桥上桥下风光,一种熏熏然的感觉涌上心头。

  
 
  里和桥,俗称南塘桥,始建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重建于清乾隆十二年,为锦溪诸古桥中最古老,跨度最高大之石拱桥。里和桥又为明代“锦溪八景”之一《古井风亭》所在地,明书画诗三栖大家文征明有诗称赞:改邑何妨旧井存,苔花翦翦玉栏春。轱辘声声千年泽,不是邮亭阅古人。

   据记载,锦溪仅古镇区1平方公里内,就有古桥26座,远远超过了水城苏州。桥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唐朝的红木桥,到宋时的里和桥、太平桥以及明清的天水桥、普庆桥、十眼桥……而且,桥上的碑记、柱联、花纹等镌刻精细,历历在目。

   古桥有说不完的故事

   在锦溪人的脚下,古桥不仅用于交通之便,更多是水乡文化的血脉和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早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了一体。

  
 
  十眼长桥建于明代,与古莲池、文星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完整的古莲景区。桥有九柱十孔,全长52米,造型古朴别致,为远近水乡所罕见,人称“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极佳之处。

   锦溪的古桥最早建于宋代,形式有单孔桥、多孔桥,有拱桥、平桥,还有半桥和双桥,可谓美轮美奂。几乎每一座古桥都有一两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如溥济桥的建造缘起于一个尊老孝母的故事,普济桥的背后蕴藏着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十眼桥的建造又与“陈妃水冢”有关联。有些桥的建造还与寺庙、道院等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许多桥还显示着古镇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蕴。太平桥桥联“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点明了锦溪的地理位置。天水桥桥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生动地表达了锦溪人对和谐社会的渴望。明代画家沈周写下了“溪桥郁古木,渔歌托风远”的隽永诗句;文徵明也曾写下了耐人寻味的七言绝句:“斜阳诗思绕寒汀,何处秋风欸乃声。水漫蒹葭情不及,锦溪桥下白烟生。”高启更是沉醉在了南塘桥畔,写下了著名的《古井风亭》诗。可见,古桥对于锦溪文化发展同样有着重要价值。

   围绕着桥,锦溪还有许多民间习俗,“走三桥”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这么说,锦溪的桥不但承载了古镇的文化信息,而且推动了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让古桥在旅游中“醒来”

   近年来,“睡梦中的少女”在古镇旅游业发展中醒来,锦溪古桥已不再只是本地居民生活的感情纽带,还成为连通世界的旅游资源。

   打开锦溪、昆山,乃至苏州市的各类旅游宣传手册,常常看到锦溪古莲桥的身影,不失为江南水乡的一个“代言人”。近年来,锦溪还不断加大对古镇旅游业态的提升,内生外借,完善旅游环境,丰富民间博物馆等景点,竭力打造一个集观光、商务、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水乡古镇。这其中,一座座古桥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开发,“走到”了游客的面前,就像一粒粒来自历史深处的珍珠,串起了古镇上一道道风景线。

  
 
  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明代永乐5年由郭子敬捐资修建。历经600多年的风霜雪雨,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抬眼望去,恬静幽雅,古意盎然。天水桥连同其他古桥一同构筑着锦溪镇的古朴与典雅。

   看到锦溪人对古桥由衷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参加论坛的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冯天瑜以闻名世界的赵州桥为例,认为如果没有《梦溪笔谈》的记载,赵州桥也许不会流传千古,由此建议锦溪对古桥的有关记载进行整理研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常建华研究发现,早在明代就有了“走三桥”习俗,而锦溪“走三桥”更是江南“走三桥”习俗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教授张孝友提出,锦溪旅游可以打出“古桥品牌”,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而且在开发中要特别注意“初衷”与“过程”的科学结合。孟宪实更是把锦溪人与古桥的关系,看做人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由此建议给古桥做档案,为桥立碑,让游人驻足欣赏。

  锦溪街上“走三桥”

  来到锦溪街,几座桥不得不看,不得不走。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锦溪街上最具代表性的桥梁,同时也缘于它们承载着锦溪最古朴纯真的风俗习惯——“走三桥”。

  “走三桥”始盛于明清,民国后逐渐走向衰落。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的繁荣,“走三桥”又重新盛行。“走三桥”的风俗很多地方都有,作为一种民间习俗,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锦溪走的“三桥”是锦溪桥、永福桥和太平桥。这三座桥集中在锦溪街上,成平行状依次排列。如果你问下塘街上的老人,“走三桥有啥讲究?”他们一定会告诉你“走三桥”时得按照一定顺序:先从南向北走过锦溪桥,再沿锦溪街走向太平桥,然后再向东沿河南面的菉荇街走永福桥,最后还得重复走锦溪桥,不可多走、少走和颠倒。周新民又对锦溪的“走三桥”作了进一步的介绍。他说,锦溪镇人杰地灵,古时读书深造和外出经商、做官的很多,离开锦溪时先走锦溪桥,表明自己是从锦溪这块“血地”走出去的;走了太平桥,表示走出锦溪后能一路平安、安康;走永福桥,是企盼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最后重复走锦溪桥的寓意是,将来自己功成名就后,不要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要“常回家看看”。后来逐渐演变为娶新娘也要“走三桥”,希望新娘把官运、财运和福气带到夫家,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那么当初又是谁最早选定了这三座桥来“走三桥”呢?据周新民讲述,相传当年韩世忠领军来到锦溪,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小镇平静安稳的日子也让韩世忠深感太平安详是多么的幸福,所以他们夫妇俩将当时锦溪河上一座无名木桥翻建成一座石桥,并起名为太平桥,意思是希望百姓过上太平无战争的日子,在他夫人梁红玉的倡议下,当时的锦溪开始兴起“走桥”。不过,当时只走太平桥,但走着走着,众人提出建议,光太平似乎还不够,锦溪人锦溪桥肯定要走一走,还要永远幸福,应该还要有一座永福桥。于是,梁红玉在锦溪桥和太平桥之间、锦溪河南侧的一条支流的河口,又设计建造了一座永福桥。据传,永福桥由3块长石串通河道。这3块石条寓意:你、我、他(她),走过这些石条,便表示你、我、他(她)人人都过上幸福生活。相传,韩世忠手下有一个老兵,婚后40岁还没有孩子,只因走了三桥,她老婆竟为其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一对儿女成人后,文武双全,名赫一时。这个故事被传为佳话,“走三桥”也被作为锦溪人的习俗,代代流传下来。

  事实上,锦溪的“三桥”确实也给锦溪带来了不少“灵气”。仅从清末至今的一百多年中,锦溪就走出了数百名杰出人才。光从“锦溪镇杰出人才馆”陈列的照片和资料看,目前锦溪籍“正教授级”科技、文化名人就有110多名。“三桥”也许正是他们人生之路的起点,是他们信念的支撑和生命的源头。

  可惜的是,如今三桥中的永福桥桥身已成路面,不复存在,锦溪桥也和中和桥合为一体,改名为锦溪中和双桥,唯有太平桥几经修缮尚存于世。现今锦溪的“走三桥”,只好转为“自选式”,即任意选择三座桥,失去了最初的特色,以致“走三桥”渐渐被人冷落和淡忘了。好在锦溪的有识之士们不断关注着永福桥的“复活”、“走三桥”民俗的保护,也许不久后的哪一天,“三桥”又将名声鹊起。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