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算尺+算盘”设计武汉长江大桥
2012-08-02 来源:广州日报

  

  李家咸,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曾孙,1926年出生,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参加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济南黄河大桥等众多国内桥梁的设计建设,并到缅甸、罗马尼亚帮助造桥。

  或许对于一般人来说,李家咸这个名字并不是那么的熟悉,但提到他的“作品”恐怕是如雷贯耳: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在上世纪国内建成的大型桥梁的设计者名单上,几乎都有他的存在。

  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著名桥梁专家李家咸依然精神矍铄,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报以微笑:“我的一生有什么好说的呢?就是造了几座桥……这与其说是我的人生故事,不如说是过去那一个时代的故事。”

  少年时期立志报国

  离乡别井为建大桥

  少年时期的李家咸,人生转折点总能与重大历史事件挂上关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那一年,11岁的李家咸与家人来到上海。“我十几岁的时候,还是日本人占领上海的日子,国家破败不堪,我们很自然地想着要建设国家。当然,建设国家分很多方面,但最直接的应该就是土木工程,所以我当时认为,为国家的建设出力量就应该是在这个方面。”李家咸说。他的这个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了两个哥哥的影响,“一个是学土木的,一个是学机械搞工程的。”

  因此,1944年,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高中毕业的李家咸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李家咸大学毕业,正当他为前途发愁的时候,恰好京(注:南京)沪铁路管理局(该局为上海铁路局前身)到学校招十个人,李家咸幸运地被录取了。

  1950年七八月,有个要好的同学向李家咸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国家要建武汉长江大桥了,在北京成立设计组。

  “我一听,兴奋得不得了。虽然心里不愿意离开家,但我们一共四个同学还是决定报名去北京。”怀着这样单纯的愿望,他与同学丁饶、华有恒、周璞一起启程。当年11月,他们到达北京,找到设计组所在地一看,堂堂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就在一间朝北的小房间里,像小学生教室一样放了三排办公桌,一排坐三个人,满满地挤坐着九个人。“我们一到,就坐不下了,怎么办?最后只能到别的科室借了两张办公桌,两个人用一张。”

  “那时也说办公用品现代化,怎么个现代化法呢?就是‘算尺+算盘’。还有一件事,那时候我们有一种削铅笔的铅笔刀,是固定在墙上的,一边有个小圆孔可以把铅笔放进去,另一边有个摇柄,摇一摇就能削铅笔了,这也是办公用品‘现代化’。王序森(我国著名桥梁专家)当时是武汉长江大桥钢梁设计组组长,他是美国留洋回来的,对我说,有了这个东西真是好,不用拿小刀削铅笔了,节省了好多时间来画图纸。”即便已经过去了多年,李家咸回忆时仍然激动到泪盈于睫,“可以说,武汉长江大桥就是‘算尺+算盘’‘计算’出来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图纸,就是用这样‘摇’出来的铅笔画出来的。”

  工程局最年轻总工程师

  唐山地震率队抢修桥梁

  1953年,设计组搬到了武汉;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中,李家咸先后参加和担任了大桥钢梁初步设计及施工设计工作、大桥正桥部分桥墩基础施工设计组组长,兼任大桥钢梁悬臂架设用的2×40T双动臂架桥机设计组组长。

  武汉长江大桥建完,南京长江大桥又被提上日程。1959年,李家咸到达南京参与相关工作。与武汉长江大桥不同,南京长江大桥的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在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处工作期间,李家咸担任了ф3.6米预应力钢板桩围堰混凝土管柱的基础设计组组长、钢沉井围堰ф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管柱基础的设计组组长和深水浮运沉井基础设计组组长,这三项设计是国内首创。

  此后,年仅34岁的李家咸被提升为副总工程师,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他都保持着大桥工程局最年轻的总工程师的纪录。

  没有等到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那天,李家咸又马不停蹄赶去了新的工地。从湖北枝城长江大桥,到江西九江长江大桥,再到山东济南黄河大桥,他一路奔波忙碌。

  1976年7月,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李家咸当时正在济南黄河大桥工地。他还记得,接到抢修任务命令的那天正好是在晚饭时间,他立刻组织人马:一部吉普车、一部卡车和十几个人。8月,李家咸一行到达蓟运河桥工地,数个不眠之夜的忙碌,终于按期完成抢修工作,成功通车,使得一车车救援物资能向北方输送,一车车伤病员被送往南方救治。

  辗转国内外造桥无数

  抱憾不能为双亲送终

  “其实,工作再苦我也不觉得苦,最痛苦的是我对家庭亏欠得太多,夫妻长期分居,没有尽过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谈及家人,李家咸数度落泪。

  1955年,李家咸娶了一位上海姑娘,婚后夫妻二人在武汉生活。1957年,儿子出生了;1958年,女儿也来到人世。“嫁给我,算我老伴倒霉。”李家咸说。1959年,全家人开始长期分居三地的日子。“1959年3月1日,正好是我儿子两周岁生日,这一天我出发到南京,女儿那时才半岁,怎么办?我抱着她坐船顺江而下,一直到上海,把女儿留在父母家就不管了。”言及至此,脸上一直带着淡定笑容的老人瞬间泪水夺眶而出,“此后,我和女儿再也没住在一起生活过……”

  1965年,妻子和儿子终于来到南京,但不久,李家咸就出发去了枝城长江大桥工地,继续他辗转各地的造桥生涯。上世纪80年代,李家咸又去缅甸帮助修桥,直到1993年才回国。“所以我才说,我心里最痛苦的是亏欠了家庭,我对不起家里人。不要说儿女我没能照顾,父母也没有照顾到。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最喜欢的就是我啊,可是我都没能给他们送终。”这位86岁的老人微笑着擦去眼泪,问记者:“这种心情,你们能不能理解?”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