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玄风桥
2015-03-16 
   

   玄风桥南巷的老房子

   玄风桥街景

   玄风桥,听上去虚幻又缥缈,一个似乎应该出现在武侠小说里的名字,却是西安一处实实在在的地名。它位于东大街东段路南,建国路之西,是一条百余米长的东西小巷,后又衍生出玄风桥南巷和玄风桥北巷。

   缘何得名说法不一

   从建国路北口往南走,不一会儿,路西出现一条巷子,就是玄风桥了。玄风桥,东起建国路,西接东三道巷,长102米,宽6米左右。

   现在的玄风桥看上去和西安城的其他小巷并无二致,只是初来此地的人,难免受到路牌上“玄风桥”三个字的吸引,站在巷口往里多望上两眼,或者干脆顺着巷子进去走上一遭。却发现,玄风桥道路两侧有商铺,有居民楼,虽然市井气息浓郁,但街景似乎也太过于普通了。因此,看过的人们又不免纳闷,这样一处看似寻常的地方,到底有怎样的历史,会得了这么个好听又玄幻的名称?

   据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永禄介绍,玄风桥为明清时期西安城的巷名,一直保留使用至今。追溯至隋唐时期,这里位于原隋唐长安的外郭城,属于众多坊里之一的崇仁坊。唐末,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从防御考虑“缩建”长安城,放弃了原有的外郭城和宫城,以皇城改筑为新城后,原崇仁坊一带成为城外。玄风桥巷道形成于明初。明初,西安城向东扩筑府城,今玄风桥一带被包入府城内。早在民国年间的《西安市区域全图》中,对玄风桥已有标注。

   然而,有趣的是,通过采访专家和查阅资料,记者发现玄风桥名称的由来说法并不统一,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在这里曾建有桥,名玄风桥,街道由此得名;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玄风桥并非传统桥梁,而实为古代一种类似楼梯的装置。

   虽然现在的玄风桥并没有桥,只是一条寻常巷子,但据《明清西安词典》和《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介绍,玄风桥的得名确实是因为此街曾建有玄风桥,并以桥得名。

   一般而言,桥往往是涉水而建,可是处于城内的玄风桥这里并没有水流,为什么当时这里会建一座桥呢?对此,张永禄教授解释说,早在明清时期,玄风桥附近是有水流的,这水流便是西安城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引水工程龙首渠的一个小支流。始凿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的龙首渠,后经历朝疏浚使用。它从浐河引水,经数次分流,为西安城内外供水。其中,明清时期,有一条分支水流自东面入城后,刚好流经此地,因此这里建有桥名玄风桥,并以此为巷名。

   不过,关于玄风桥名称的来历,西安地名专家葛慧老人持有不同观点。他说,他曾在玄风桥做地名普查,一些老户告诉他,玄风桥相传是古代一种楼梯建筑,可惜都没见过。1993年出版的《西安通览》,在介绍玄风桥时,也表达了这种观点。《西安通览》介绍,玄风桥是明代位于那里的郃阳王府内独立于楼群之间的,一种盘旋式的公共楼梯装置,可以使各楼由此通达上下,既增加室内面积和整洁性,又增加了整个楼群的装饰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安通览》和《西安老街巷》中,都提到建国路过去也曾称过玄风桥街。不过《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在介绍建国路时,没有提到这种说法。

   清代曾圈入汉军南城

   在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今玄风桥一带曾被圈入汉军南城。

   南城是清西安城内汉军驻防的小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筑建。嘉庆《咸宁县志》记载:“康熙二十二年添驻汉军,复于端履门至东城门中间筑墙,抵城南垣,为南城。”当时,由于西安驻防的八旗兵中增添汉军,满城内不敷居住,于是在府城东南隅、满城之南,另筑了一座小城。由于这座城中之城位于满城之南,所以称为南城。又因为城里面驻防的是汉军八旗兵,因此又称为汉军南城。

   南城旧址北接今东大街东段原满城城墙,西起今东大街马厂子、东仓门一线,东南两面抵府城城墙。换言之,南城的东、南两面利用的是西安府城的东墙和南墙,北面利用的是满城南墙的东段,只有西面是一道新筑城墙—从今东大街东段马厂子一线,北接满城南墙,南接府城南墙,形制约为一正方形。玄风桥即位于南城的中部偏北地区。

   南城存在约百年,至乾隆四十五年“汉军出旗”,奉命调出,包括玄风桥在内的南城地区始归西安东城区咸宁县行政管辖。

   玄风桥西口有过一个大涝池

   民国时期一直到解放后,玄风桥都是居民区。75岁的周生贵老先生是26中的退休教师,也是玄风桥一带的老住户,从小便住在临近的东四道巷。周老师回忆说,过去玄风桥没有商业,两边是一个又一个的住家院子,由于巷子短,院落并不多,一共十几个。院子普遍比较宽短,其中有三四个是好些的四合院。从玄风桥东口进来后,路北还有个小岔路,也统称玄风桥。小岔路有五六十米深,五米左右宽,里面有三四个院落,印象中都在路东。如今小岔路早已没有了。

   解放前,玄风桥西口的西北角有一个大涝池。涝池有三四亩地大小,用作排洪,玄风桥道路两边都有小水渠,下雨后,雨水就顺着水渠流到涝池里了。涝池里一直有水,周老师儿时还和小伙伴在涝池边儿逮蜻蜓。涝池大概存在到20世纪50年代。涝池处也住上了人家,不过地势较低,要下两个台阶。20世纪80年代,原来的涝池位置盖楼时,挖出的还是黑色的污泥。

   从1949年起住到玄风桥的郝秀英奶奶,也已在那里住了几十年。郝奶奶说,她刚搬去那会儿,玄风桥一带人并不多,住着的多是些穷苦人,有不少都是来西安讨生活的河南人,能住砖瓦房是条件好的,许多人家都住在草房、牛毛毡棚里,“我当时住的是6号院,是个大杂院,坐南朝北,门不大,进去后里面是一圈房子,住着十几户人家,常常是一家七八口人挤一间房。院子里有一口水井,打上来的井水又咸又苦,熬稀饭都不行,焯白萝卜也焯不熟。想用好水,只能买人家拉来的甜水。” 郝奶奶说,这座院子里,绝大部分住户都是河南人,他们以拉洋车为生,早上走,中午回来简单吃顿饭,下午再出去拉客,晚上陆续回来,人力车渐渐停满院子。解放后,人力车换成了三轮车。

   说起玄风桥的有名院落,周老师提到一处:“院子坐南朝北,听说原来是姓韩的宅院。门前有两棵大槐树,胸径能有80厘米了。”周老师所说的这处院子,很可能与《西安老街巷》中提及的是同一处。书中记录:在东口内路南侧一个大院住宅,几十年前是韩绾青的公馆。韩绾青(1884-1957),民国时期剧作家。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曾与西安著名文化人阎甘园、剧作家封至模等人筹建夏声剧院、夏声戏曲学校。韩绾青创作《仗义疏财》等剧本。解放后,韩公馆归西北妇联使用,大门改开在建国路上,面朝东。由1954年底起,为陕西省中苏友好协会的家属院。1963年后,为市红十字会医院的部分家属院。

   1981年玄风桥南巷北巷命名

   20世纪80年代,由玄风桥又衍生出两个地名—玄风桥北巷和玄风桥南巷。今玄风桥北巷北起东大街,南口与玄风桥、东三道巷、玄风桥南巷形成十字路口,长约200米。玄风桥南巷北起于玄风桥、东三道巷、玄风桥北巷形成的十字路口,南到东八道巷,中间与东四道巷、东五道巷、东六道巷、东七道巷相交,长250米左右。根据《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记载,玄风桥北巷和玄风桥南巷命名于1981年。

   老住户周老师告诉记者,过去,玄风桥北巷和玄风桥南巷都是背巷子,北巷是不能通到东大街的,只能到东一道巷,顶头就是东大街商铺的后墙了。20世纪80年代后,附近修建一宾馆时,东一道巷消失了。同时,玄风桥北巷北口被打通,可通至东大街。解放前,在玄风桥南巷靠近东五道巷附近路东,有一个土地庙,里面供着神像。20世纪60年代前后,土地庙被拆除。

   原先,玄风桥北巷和玄风桥南巷两边都是围墙,路上鲜有院门,偶尔有个住家院子,都是以临近的“×道巷××号”来排序。后来这条背巷子有了正式名字,院子也多起来,才重新以“玄风桥××号”排序。比如56岁的贾西生先生现在住的玄风桥6号院,过去叫作六道巷1号。贾先生说,6号院最早是塑料五厂,后来是华强轻工机械厂家属院,大门是黑色的,南侧有间传达室,传达室是红门,晚上出入的话就要走传达室。而它对面的26中家属院,是1997年前后才在玄风桥南巷开的门。而现在位于北巷的玄风桥51号里,有一栋盖于1976年的多层居民楼,算是那一带最早的高楼。

   民间记忆

   消失的东一道巷

   现在除了老住户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原来在玄风桥北巷北口路西还有条东一道巷。这条巷子也是条明清时期的老巷子,曾叫作头道巷,即东一道巷。

   东一道巷在《清西安府图》中已有标注,当时是叫作头道巷。据《明清西安词典》介绍,头道巷当时分为东西两段,东一道巷其实是它的东段,其西段即是后来的西一道巷。民国时,以大差市为界,依各自方位,将大差市东侧的一段称为东一道巷,把西侧通至马厂子的一段称为西一道巷。

   老住户周生贵老师介绍,东一道巷是一条非常窄仄的小巷子,大约一米多宽,勉强能过一辆三轮车,两侧也有院门。它的东口在玄风桥北巷北端,西口通到和平路。20世纪80年代,东大街上修建大酒店时,东一道巷被占,从此消失。现在,从玄风桥北巷北口进来后,路西的第一个巷子成了东二道巷,继续往南走,会经过东三道巷、东四道巷、东五道巷、东六道巷、东七道巷,直到被东八道巷挡住的玄风桥南巷南口,却独独没有东一道巷了。

   文/记者 薛雯 图/记者 尚洪涛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