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破击白晋铁路,打破日军“囚笼政策”
2015-07-29 

        开篇词

        山西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山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就是山西抗战的核心内容以及现代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下,八路军以山西为实行抗战的立足点和发展抗战的出发地,指挥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三大主力,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成功创建了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和晋西南四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用革命的“全面战”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总力战”,实施民主政治,发展生产事业,进行武装建设,积累了劳武结合、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发展经济、民主建设等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创造了地雷战、联防战、围困战等丰富多样的战斗形式。八路军在山西的重大战役和活动,有力支撑着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战争,也使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基地;同时,八路军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在严酷的对敌斗争中壮大,逐步从出发时的4.5万人发展到100余万人,共歼敌124万余人,成为一支为夺取抗战胜利“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成为光耀千秋的人民之师、正义之师。八路军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在山西形成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对于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八年抗战,山西人民积极参战和倾力支持,伤亡了276.18万人(当时全省人口共有1147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路军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所孕育的光耀千秋的精神,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证明了八路军斗争的正义性及其价值,从而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进程。今天,我们深入发掘、系统研究以山西抗战为主线的红色文化,突出其核心价值,弘扬其伟大精神,对于我们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净化政治生态、重塑山西形象,都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破击白晋铁路,打破日军“囚笼政策”

        白晋铁路,北起太谷县的白圭镇,南经长治到达晋城,是日军驻太原大本营向晋东南地区运送军火物资的主要交通线。以白晋线为界,日军把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分割为太行、太岳两块,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辅之以封锁沟墙,构成网状压缩包围,妄图以“囚笼政策”摧毁晋东南抗日根据地。

        1940年,襄垣人常向先就跟随八路军将士们来到祁县来寻区长”,他回忆说:“白晋线一修通,就生生地把一个祁县割成了两半:抗日队伍被压在铁路东边,过不到路西。东边虽然地方大,但却是三大沟:上庄沟、东峪沟、南风沟,要人没人,要粮没粮,生存困难。为此,共产党祁县县委想方设法打通路西,成立了二区,路东此后称为一区。路东归太行,路西则归太岳。同样的情形,武乡也划成武东武西。”?

        1940年年初,日军全面强化铁路交通的情报不断汇集到八路军第129师指挥所,师长刘伯承指出:“敌人以铁路为大血管,公路为小血管……铁路是日军活动的生命线,是‘扫荡’八路军的基地,日军倘若失去铁路、公路,凭着两只泥足行军作战,运输军用物资,其困难将不堪想象。”政委邓小平在会上提出一个口号:“从现在起,面向交通线广泛、深入地展开交通斗争,反击日军的‘囚笼政策’”。

        4月下旬,日军为了加快修通白晋铁路,置重兵于线路南段,进攻高平、晋城、陵川一带,以解除其修建铁路的侧背威胁;在线路北段仅以第36师团两个联队各一部守备已修好的白圭至沁县区间。刘伯承、邓小平决定乘隙发起破击战役,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强化铁路交通的计划。

        5月2日,刘伯承向各参战部队下达战役计划。5日,白晋战役发起,各破击部队在2万余群众协助下,在200余里的铁路线上展开声势浩大的破击战,猛烈地袭击白晋沿线沁县、固亦、漳源、权店、南关及来远各据点的日军。师特务团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破击东观至来远区间;第385旅、平汉纵队主力与边区纵队1团和3团,破击来远至权店区间;第386旅及决死第1纵队破击权店至柳村区间。

        武乡县分水岭、岩庄一带的民兵、群众配合主力部队,对日军开展了大规模的破击战。

        一天夜里,民兵破路大军浩浩荡荡从四面八方涌向白晋铁路沿线。首先,民兵们用地雷、石雷封锁了通向敌护路据点要道口;土炮手们选择好地形,把炮口对准敌人的岗楼;广大民兵、群众不分男女老幼扛着锹镐,手握铁扳手,纷纷参加破击战斗。顿时,破路大犟在日军碉堡和岗楼之间,五人一组,十人一班,抡捶舞镐,挖路基,扒铁轨,扛枕木,割电线,铁路上人山人海,战斗紧张地进行。在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下,日军吓得龟缩在炮楼里不敢露头。

        开始,民兵们用铁扳手拧开道钉和夹板,一截一截地把铁轨扒起,再把枕木一根一根搬开。后来他们就几十人一排一排站在铁道一旁,把枕木下面挖空。然后人人肩扛枕木,手把道轨j指挥者号令一下,几十个人一起用力扛起枕木,几十米长的铁轨就来了个大翻身。

        据常向先回忆,“当时打击白晋线就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撬下钢轨,由壮小伙们扛着长途运输。从来远山沟里钻到榆社,再从榆社走到武乡的洪水,然后翻山扛到黎城黄崖洞兵工厂。这些钢轨的最终命运是造枪。另外就是割电话线,抢夺火车上的运输物资。”

        群众开展“破击战”,日军就在铁路沿线增兵布点,加强防卫,加强修复,强行通车。就这样,敌人白天修路,民兵晚上破路。经过半个多月群众性的大破击,日寇苦心经营1年之久的白晋线,被破坏得像一条遍体鳞伤的“死蛇”一样,瘫痪在那里。

        民兵们在破路的同时,还寻找战机,袭击敌人的火车。常向先说,“白晋铁路向南过了北关以后,有一个大弧度的拐弯。在这个弯道上火车都要慢下来,我方人员多在这时扒上火车,往下抛掷运输物资。”

        到5月5日夜,第385旅第769团攻入白晋线上的重要据点南关火车站。南关位于白圭至沁县的中间,地处武乡、祁县、平遥三县交界的峡谷中。铁路从该镇南北曲折延伸而去,而南关站是白晋铁路线上的一个重要补给站。经过一夜激战,八路军歼敌近300人,缴获炸药近2000箱和大批军用物资,解救日军从河北、山东抓来的近千余名修路民工,炸毁了车站.将已修建的白晋铁路北段拦腰切断。

        白晋战役,破坏铁路50余公里,毁坏大小桥梁50余座,火车1列。特别是武乡县南关、分水岭、岩庄一带的民兵自卫队,他们带着铁镐、铁扳手、铁锤等工具,破路基、扒铁轨、炸桥梁、打火车,广大军民共计破坏铁路100余里。这是沉重打击日军“囚笼政策”的一次重大战役,迫使其临邯铁路被迫停修。白晋铁路费时一年多仅修至夏店镇,打破了日军原拟修至晋城,再南接道清铁路(河南道口至清化)的企图。但在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在白晋沿线互相防范,打打谈谈,八路军迫于战事形势不断拆毁白晋铁路,最后完全毁弃。(资料来源:山西省委党史办山西省社科院)

        [参考文献]

        1.《白晋铁路破击战》,中国百科网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sort0525/shanxi/2007/20070828370490.html

        囚笼政策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1940年8月,正太铁路破击战全面展开。12月,百团大战基本结束。

          本文来源:人民网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