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祖孙三代廊桥情
2015-09-16 
        本报记者白锐徐齐

        本报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昔日泰顺人翻山越岭外出谋生乡愁四溢,然而进入后GDP时代,在外的泰顺人纷纷回流助力发展。在这股潮流中,有一出“祖孙三代廊桥情”尤为人传扬。

        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初秋阳光给村口的千年古樟树镀上一层金边,几名游客在溪边戏水,成群的鱼儿在畅游。村东南著名的北涧桥、溪东桥之间,有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商街。陈士成老人的小商品店就开在这里。今年85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年轻时开过染坊,种过白木耳,当过合作社职员,做过多种买卖。

        虽说身处“最美廊桥村”,但因乡土偏僻,陈老伯的经营一直差强人意。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下桥村2700人,三成多出去闯世界。面对日渐冷落的美丽廊桥和绵延青山,陈老伯内心充满纠结。

        “我是没办法了,你一定要走出去,不能困在这山沟沟里。”

        陈士成不止一次和儿子陈倍松说过这样的话。陈倍松知道父亲的不甘。1984年,他第一次从村里的山路颠簸到外面的世界,陕西、河南、山西,跑遍大半个中国后,陈倍松扎根唐山做成矿山建设的知名企业,积累几亿元资产,首钢这样的央企也成了他的合作方。

        陈倍松忘不了家乡。早年他在唐山企业的食堂里,挂起两幅巨大的“姐妹廊桥”,办公室里则是泗溪镇的全景图。每当和客人聊起,陈倍松既自豪,又唏嘘;自豪的是廊桥故里的美,唏嘘的是这美隐于山林不为人知。

        近些年,泰顺廊桥声名逐渐传遍海内外。2009年,以北涧桥、溪东桥“姐妹廊桥”为依托,泰顺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廊桥文化园。3年间,桥下村中的老厕、猪圈等都不见了,民房立面被统一改造成传统风格,廊桥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表演艺术中心等配套设施接连落地。

        也就在这一年,拗不过乡亲们的热情相邀,陈倍松回来担任村主任,带着大家一起奔小康。“这些年的变化的确很大。”陈倍松说,从前的下桥村是“藏在深山少人识”,如今路、电、光缆、休闲业接连进入,昔日落后闭塞的小山村,“一朝出阁惊世人”,一年四季观光客不断,外出青壮年纷纷回流。

        也是这一年,陈士成在自家一楼新开了个小商品店。和早前不同,此时的小店早已不为柴米生计。“我身体还好,就喜欢大家来来往往的感觉1如今,陈士成和老伴守着小店,闲时摆弄瓜果蔬菜,偶尔也和儿子聊聊村里的事,日子过得悠哉游哉。

        令老人意外的是,今年年初,孙子也回来了。30岁的孙子陈磊从小在外长大,端的是国有企业的“金饭碗”。在经历了都市的喧嚣后,陈磊和妻子认定老家才是他的创业之地、生活乐园,两人准备回乡做“田园创客”,将爷爷家二楼打造成具有文艺范的咖啡馆!

        “现在桥下已是廊桥的代名词,靠着青山、枕着溪水,守在亲人身边,住在自己的咖啡屋里和世界各地游客交朋友,有比这样更好的生活吗?”陈磊说这话时一脸的沉醉与自豪。当记者将陈磊这番话转述给陈士成时,老人会心地笑了,仿佛几十年的坚守,等的就是这一刻。

        近年来,在35万泰顺人的精心守护下,泰顺生态环境一路向好。泰顺空气质量是全省4个优良率超95%的县份之一,接连揽下“中国生态环境最优县”、“生物多样性国际项目示范县”等殊荣。泰顺人尝到了生态后发优势的甜头,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与特色产业。去年,泰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66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39元,增长11.5%,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外的泰顺人也纷纷回流,2012年,泰顺启动“泰商回归工程”,3年来,在外泰商纷纷回乡扎根,其中仅通过政府招商平台就引入资本46亿多元。内外合力、共哺共育,泰顺的绿水青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势头。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