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中国智能交通在未来的创新发展
2017-12-04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但是社会在前进,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仍需要不断创新,推进智能化转型,轨道智能运输系统的核心就是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实现最低成本的、大范围的覆盖。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包括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铁道客车、铁道货车、城轨车辆、机车车辆关键部件、信号设备、牵引供电设备、轨道工程机械设备等10个专业制造系统,特别是近十年来在“高速”、“重载”、“便捷”、“环保”技术路线推进下,高速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创新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仍然年轻,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要以国家实施的“中国制造 2025”、“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紧紧抓住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的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升级。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实现轨道交通装备绿色智能化。使装备产品向安全保障、装备轻量、保质保寿和节能环保等技术方向发展。借助大数据系统和云服务技术,促进研究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轨道交通整车及核心部件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

   据了解,我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轨道交通系统,并且可以说正在继续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轨道交通网,或者叫城市轨道交通网。因此,轨道交通安全保障在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制度稳定。

   区域轨道交通实际上是我国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个子集。中国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人口分布不同,导致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典型的区域特性。这些特性都要有相应的轨道交通系统的支撑和保障。

   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贾利民向记者展示了目前国际最新的未来的轨道交通场景,他表示:“这实际上是大范围的状态监控预警的一个系统,是由空中无人平台来对大范围的轨道交通的状况、环境进行大范围预警的。整个体系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轨道交通服务过程中所有环节的智能化。”

   贾利民认为,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归根到底是要建立社会对轨道交通的信心。 “7•23事件发生的时候,高速铁路的公众信任度受到质疑,甚至现在这种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给国家的战略布署带来了负面影响。重建或者维持轨道交通的信任感,是所有轨道交通工作者的使命。技术是为支撑需求服务的,是需求带领技术发展。智能铁路系统技术必须服从于轨道交通的整体发展。”

   中国智能交通在未来的创新发展

   未来我们将立足创新,面向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这样一些战略性的需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新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通过新一代智能交通来推动交通运输业整体的创新,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从多方面布局,交通运输的创新发展,比如综合运输的智能化,智能化车辆,智能化服务这样一些集成应用,应该是发展的重点。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的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新的业态。

   第二,我们要推动交通通信、车辆等各个方面成果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推动中国在新辟宽带,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规模应用和产业化。比如要应用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成果自主的发展中国的车路通信和车车通信。要利用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优势,加快中国车辆智能化和电动化一体化的发展,并且通过路车充电,和服务设施的同步发展,这些成果的集成应用,我们将拉动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和服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的产业。

   第三,要创新市场开发和资本驱动的产业政策,中国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技术、服务和资本三者将成为共同的推动力,而市场的创新和资本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智能交通公益性的项目,在政府的监管下将吸引更多的市场投资,包括利用BT、BOT、银行贷款、信托基金等等多种形式来筹集资金。对于具有增值以及可盈利性的服务项目,要向市场开放,包括利用PPP等建设的模式。为此,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将积极推动有关智能交通政策的制定,在保障公共服务水平,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开放市场。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