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邓文中:创新
2017-11-04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世界著名桥梁大师、林同棪国际董事长邓文中在2017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发言

   各位大家好,最近在国内这三个词都是很热门的词,科研、创新、创业,这是三间不同的事情,但是常常被混为一谈,今天我跟大家讲讲怎么分。首先我们从创新先说。

    什么是创新?什么算是创新,什么不算是创新?创新的英文是innovation,开头是I,在创新里面有很多I,创新可以是改良,可以是发明,也可以是组合。发明是创造了新的理念,比如说灯泡,原来没有灯泡,后来发明了灯泡;第二个是改良,把已经有的东西做得更好,比如从前我们听音乐只能回家听,因为收音机太大了,后来有随身听,再后来有iPod,现在手机里面大家喜欢的音乐都有了。

    第三个是组合,把已经有的东西组合起来,变成一个新的东西,乔布斯说,把不同的东西连起来就是创造。大家回想从前的iPhone,iPhone里面没有一个东西是新的,但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个里面,就变得很方便,大家都很喜欢用的东西。

    但是创新必须增加价值,不是说一个新的东西就是创新,这个很多人都有误会。创新必须增加价值,如果没有增加价值就不是创新。但是创新要花时间、花精神、担责任,那人们为什么尧趋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要给创新的人一定的好处才行,没有好处他就不去创新了。

    所以我们还需要第五个I,奖励,所以创新的五个方面,发明、改良、组合、增值、奖励。那么奖励是什么?我去创新对我有什么好处?如何激发个人对创新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奖励有两个不同的方式,一个是孵育,一个是竞争,孵育就是缔造和提供培育创新的环境,没有好的环境可能就没有好的创新,比如说政府提供的千人计划、创业园、学者基金,这都是鼓励创新的办法。让不同的新理念有个机会,如果没有机会,永远只是一个想法。

    第二个办法是竞争,鼓励竞争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的办法。但是竞争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公平的裁判,竞争的胜者必须得到合理的奖励。我们中国有很多投标,如果不是最好的能拿到,你不会去投标的。

    创新让我们能做人家不能做的事情,假如我们有创新,人家没有,我们就比他好;创新让我们做事情能够比人家更好。我们现在每天都面临着竞争,假如你有创新,你就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就等于说我们比人家强。这就是强国与大国的区别,我们中国绝对是大国,但是我们是不是强国?假如要跟人家竞争的话,我们能不能胜过人家?

    那我们怎么创新?要创新,首先我们要提出问题,大部分人尤其是中国人不喜欢提问题,觉得问题可能不成熟,怕人家说自己幼稚,怕人家说自己傻瓜。大家都知道,牛顿是一位大科学家,一个苹果打到他的头上,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苹果打到他头上,为什么不打到他隔壁哥哥的头上?这的确是一个很傻、很幼稚的问题。但是就是因为他要为这个问题找答案,他发现了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所有物理的基础。

    所以要创新,我们一定要先提出问题,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三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不?假如又如何?三个W。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向因循的习惯挑战,如果你做一个事情习惯性做了二十年,如果你永远不问为什么,你永远不会有创新。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中国人太听话了,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们听话,在家里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工作听老板的话,看书听书本的话,你永远听话的话,你就没有挑战的习惯,也没有挑战的勇气。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教孩子听话,而是要教育孩子明白道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这不只是听话的问题。我们要鼓励他们提问题,鼓励他们每件事情寻找更好的方案,这样才有创新的可能。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是让你的新理念有一个机会,只有认清楚问题之后,就有机会找到新的理念,你就会用你的新理念去试试。

    但是假如你用你的新理念的时候,你必须要搞清楚,很多不同的可能发生的时候,你这个新理念行不行,因为这个理念是代表你的,所以你必须要确认它没有毛病。所以这三个问题都要有好好的解答。

    创新的五个I,发明、改良和组合是创新的定义,增值是创新的标准,或者创新的门槛,没有增值不算是创新;奖励是创新的动力,没有奖励就没有创新。

    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创新,有些人不能创新?不是每个人都能创新的。对于个人来讲,创新有三个先决条件,必须要有能力,必须要有勇气,必须要有机会。中国人的才智是世界第一流的,在适当的环境下,中国人一定会有很高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个环境很重要。

    在这里我们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差不多先生”的习惯,凡事都差不多,如果大家只要求差不多、可以过得去,那就做不出精细的东西;做不出精细的东西,我们就没办法发展出核心技术;不能发展核心技术,我们永远是二等公平,跟人家买技术。

    所以“差不多先生”的习惯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讲“工匠精神”,我们要把事情做得好、做得更好、做得最好,还要问一问能不能做得在好一点。

    第二个是勇气,一个简单的定义,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事物。这个“新”字很重要,许多人对这个“新”字很敏感,有人说创新之路上有两块绊脚石,甘于平庸和困于先例。

    成功最大的敌人不是失败,而是甘于平庸,失败了可以再来,甘于平庸永远不会有挑战的机会,甘于平庸一般是没有勇气去创新。困于先例,没有勇气创新,你永远不会走出自己的路。

    邓小平说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是勇气,今天新中国的繁荣、抚育,完全是这句话推动的,我们一定要用勇气,如果我们一直跟着美国人的那一套,今天的中国绝对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

    第三个是机会,英雄也要有用武之地。机会也仆役分为两类,一个是社会提供的机会,一个是创新着自己创造的机会。社会提供的机会,这方面今天中国的年轻人没有抱怨的理由了,中国的机会最多。第二种是创新者自己创造的机会,比如说智能手机,今天大家都拿着智能手机,但是当智能手机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大家从来没有想过智能手机,所以智能手机的市场是自己创造的,不是人家给的,人家不给你机会,你可以自己创造机会。

    下结一下,创新的五个I,发明、改良、组合是创新的定义,增值是创新的标准,奖励是创新的定义。要创新我们要问三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不?假如又如何?三个W。创新的先决条件,能力、勇气和机会,三个C。

    年轻人包括我都知道520,我们这里是533,就是我想想,创新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今天最常听到年轻人的抱怨,还是这个社会没有机会,80后说我们的机会都给70后拿走了;90后说,80后都把我们的机会拿走了,永远在抱怨。但是是不是这个情况呢?不是,人家不给你机会,你可以积极创造机会,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人家送上门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不可思议的例子。几千年来,自从我们开始穿衣服,衣服破了就补,补不了就扔掉;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子们,绝对不能穿破衣服。但是我年轻的时候,这样的破洞牛仔裤是绝对没有人穿的,但是现在很流行,在街上常常会看得到,洞越多越贵。这是什么道理?

    这个更妙,韩国大破洞乞丐牛仔裤,卿本佳人,为何要做乞丐?女士们爱漂亮是天性,在我们那个时代,让女士们穿破的衣服是很难的,让女士们还要花更多钱去买破洞的衣服,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居然有人做到了,这就是创新,假如破洞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的话,所有现在的破洞都要给我们专利费的话,我们的GDP可能要增加0.5%。

    所以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个是大家穿了百多年的牛仔裤,还有创新的能力;二是只要你用心,创新的机会的确很多,刚才讲的智能手机就是一个例子。

    有一天我女儿说,这个破洞的事情应该是你们工程师搞出来的,不是我们女孩子搞出来的。她说我们的破洞都很小,你们的破洞才真厉害。也许她真的有道理。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拱桥,罗马人的拱桥造得很好,中国的赵州桥也很有名,所有桥梁都是垂直的,为什么?这是林同棪设计的桥,也是垂直的。很简单,因为动力都是垂直的,用垂直的拱承受垂直的力。为什么不可以是斜的呢?这是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我们设计的几个斜的拱,把这两个拱向里面推,就像这个重庆菜园坝大桥。

    我们可以项内推,为什么不可以向外推?就像天津大沽桥,这是我在中国设计的第二个桥。项内推和向外推,状态了两个完全不的桥型,天津大沽桥的外面,可不可以把两个拱推到中间去?就是这个样子,就变成连云港汇海路桥的样子,好像一个蝴蝶。

    再问一个问题,这个桥都是垂直的,为什么不可以把拱水平扭转90度?就像沈阳三好桥,这个桥通车那天,两边的房子涨价了17%。再来一个创意,可不可以把这两个拱合起来,推到一起,就像福建三明台江大桥的样子。再来一个问题,我们可不可以把拱翻过来?垂直反转180度,就变成这样一个桥。

    大家已经建了几千年的拱桥,今天我们还仍然有创新的机会,所以不要等人家给我们机会,我们要自己创造机会。

    刚才讲创新,那科研和创新有什么关系?有一句话说得很清楚,铺言是把财富转变为知识,这是亏本的事情;创业是把知识转变为财富,这是赚钱的事情。比如半导体,科研提供了半导体的理论,但是这里没有创新;创新提供这个理论在不同领域里应用的理念,创业是把这些应用理念扶助实践做成事业。

    创新可以说是从科研连接到创业的桥梁,简单地说,创新是把科研的成果演化成可以实用的理念,但是创新跟创业是两回事,创新是桥梁的话。短期的、向其他国家购买科研成果是一个办法,但是长远来讲,我们必须提高我们自己的科研水平。

    科研是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做的事情,不是盈利机构,不能以赚钱为目的;创业的目的就是赚钱,他们是在做生意,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这两种人不应该混在一起。为什么钱学森、钱伟长这批人能有那么大的贡献?因为他们没有把川黔作为工作目标;据说钱学森问,为什么中国不多出一些真正的大师?有人认为,中国的准大师都赚钱去了,这些准大师都赚钱去了,就不会变成大师。所以搞科研的人开始赚钱就完蛋了,所以科研和做生意完全是两码事。

    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和牛顿,两个名人在他们自己的领域都是很成功的,但是假如我们让一个大科学家去炒股票,结果会怎么样?这个是牛顿炒股票的经过,第一次赚了一点点钱,第二次就亏得一塌糊涂,差点破产了。所以我们不要鼓励每个人都去创业,因为假如这样的话,太多人焦头烂额,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

    孙中山献身说,人分三类,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先知先觉的人是做科研和创新的人;后知后觉是可以创业的人,不知不觉的人是安分做事情的人。有些人可以创新,但是不能创业;有些人能够创业,但是不能守业。所以我们鼓励创新、创业是好事,但是不能一窝蜂,必须要谨慎、恰当。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面,这三类人都是必须的,缺一不可。

    要创新,我们必须先提出问题,今天我就给大家提出几个问题。大家都说,现在先知先觉的人太幸福了,这两位都是大家羡慕的高手,爱迪生是常常逃学的,比尔盖茨本科也没有毕业,在中国他们都不是大家喜欢的好学生,那怎么办?据说爱迪生在研究电灯泡的时候,做了近一万次不妥的实验都失败了,但是他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成功了。

    在我们的创业园,我们会让他有机会做一万个失败了的实验吗之我们会不会说这个人发神经?这样的话怎么办?会不会早就把他赶出去了?

    大家都很崇拜乔布斯,但是他只上过六个月的大学就不读了,他进的可是世界顶尖的斯坦福大学,在国内,这样一个人早就把爸爸妈妈和老师气死了。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赚钱最多的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如果“阿里巴巴第二”出现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准备好了没有?

    所以这些都是心态的问题,要鼓励创新,我们必须先有接受创新的心态,你能不能接受这些不守常规的人,我们能够容纳他们吗?如果我们要培养能创新的人才,我们首先要学会能够容纳和鼓励他们的心态,我们这个社会一定要先学习怎么容纳创新的人,那么你能做得到吗?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