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88项任务清单
2022-07-01 来源:武汉交通广播 

  6月29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武汉明确88项任务清单。

  已形成4大板块、18个方面、88项任务清单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邹耘介绍《方案》总体要求、试点任务、保障措施及工作方案。

  依照《方案》,武汉将通过1—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通过3—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

  具体包括: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1—2年,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实现运营合作对接。中部地区枢纽港基本建成,水铁联运能力达到80万标箱。中欧班列年开行规模达到600列左右。临港、临空、临铁经济进一步发展。3—5年,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基本实现联动发展,国际航线覆盖率明显提升。水铁联运能力达到210万标箱。建成中欧班列中部集结中心,班列年开行规模达到2000列左右。基本形成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枢纽和1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枢纽。

  全域公交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1—2年,中心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站点100米公交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中心城区至新城区1小时公交出行圈基本形成。3—5年,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市域“1小时”、中心城区“45分钟”公交通勤可达率55%以上,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

  多方协同应急物流分级体系构建。1—2年,3大机制基本建立,应急物流指挥调度系统加快完善,指挥协同平台基本建成。3—5年,应急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格局全面形成,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明显改善。

  车路协同创新应用。1—2年,完成不少于10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智能化改造,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车、末端无人配送等示范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城市云平台、城市基础服务平台等基本建成。3—5年,形成累计500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交通测试道路,形成一批智能网联道路建设标准规范,应用场景基本落地,建成车城网平台、开放道路测试综合管理系统、运营调度系统等,交通数据共享、数据治理、交通仿真等功能实现应用。

  瞄准重点任务和重点指标,武汉已形成4大板块、18个方面、88项任务清单。

  3—5年内,形成不低于500公里智能测试道路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余仕伟透露,武汉将在车路协同创新应用方面开展试点,3—5年内形成不低于500公里智能测试道路。

  一年来,武汉经开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在车路协同应用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其中已建成可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化道路106公里,示范区5G商用网络覆盖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已达321公里。全区19条线路,236辆公交车的智能网联化升级改造,精细化管理、安全运营等方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12台无人驾驶物流车、轻型货柜车在江汉大学等高校开展商业化物流配送运营业务,年送件量超2万件次;30台L4级自主研发无人驾驶小巴在武汉经开区全天候、全时段短途接驳运营,推动自动驾驶行业由测试示范升级为常态化商业运营。

  按照《方案》要求,武汉经开区将进一步扩展开放测试道路范围,3—5年内累计形成不低于500公里的开放测试道路规模。将车城网平台进一步升级为全市统一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服务平台,推动商业运营模式的车路协同应用,提升管理部门的社会治理能力,扩大社会公众的服务范围,实现城市交通出行服务的全面智慧升级。

  交通设施用地纳入全市规划管理“一张图”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杨维祥表示,结合《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市规划部门将科学安排各类交通设施用地,做好交通设施用地保障服务工作,推动各类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发挥各类交通资源要素综合效应。

  在用地方面,依托武汉市的交通格局,将交通设施用地纳入我市规划管理“一张图”,锁定各类交通设施用地空间,为交通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确保交通强国建设过程中交通建设用地空间的法律化、信息化。

  同时,做好交通空间资源有效预留,优先安排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指标,保障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以及水路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结合交通强国建设实施方案,做好土地供应计划,简化审批程序,支撑建设工作高效推进。

  目前,利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已按照“多规同步、交通先行”工作思路,率先完成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交通引领城市发展,进一步促进交通设施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融合发展。

  在发挥各类交通资源要素综合效应方面,通过强化规划引领、部门协同,整合各类交通要素,综合配置交通资源,强化交通方式衔接,推动货运多式联运,客运联程运输,实现交通全方式、全要素联动发展。

  将建成“超米字型”枢纽辐射12个方向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级调研员应平安透露,武汉铁路将建设成为12个方向的“超米字型”大枢纽。

  结合《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及要求,应平安表示,“十四五”开局后,我市新一轮高铁项目建设陆续启动实施,为充分利用路网资源,整合补强通道短板,省市研究提出构建武深、武贵、武青等高铁通道,最终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衔接“两纵(京广高铁、京九高铁西通道)两横(沪汉蓉铁路、沪渝蓉高铁)两斜(福银高铁、胶桂高铁)”12方向“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的网络构架。

  这一规划和建设,可从根本上消除武汉衔接路网的结构短板,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完善武汉城市圈现代交通体系、提升武汉铁路枢纽中心地位、振兴武汉疫后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近年来,武汉按照《武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要求,集中全力推进落实国家干线、城际铁路以及货运铁路建设,相继建成了京广、沪汉蓉快速铁路、武九客运专线、汉十高速铁路及武汉至黄石、黄冈(黄梅)、咸宁、孝感、仙桃城际铁路,累计竣工铁路项目26个,正线里程达856公里,形成了客运“三站鼎立”(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货运“一中心三基地”(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及舵落口、大花岭、滠口货场)、编组站“一主两辅”(亚洲最大规模的武汉北编组站、武昌南编组站、武昌东编组站)格局。

  目前,武汉已成为全国四大路网主枢纽中心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六大客运中心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形成一个到全国主要省会城市4小时经济圈。

  2021年2月武汉市成功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为至今唯一获批的省会城市。同年8月,交通运输部批复武汉在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等4个方面开展试点。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