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六位院士和企业家,共话智慧公路
2023-07-07 来源:中国交通智库 

  本文内容来自2023中国工程院智慧公路工程科技论坛-智慧公路发展高峰对话。中国工程院卢春房、姜德生、郑健龙、张喜刚院士,新加坡工程院李德纮院士,山东高速集团原董事长周勇,就智慧公路发展传授观点。

  卢春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

  卢春房院士:智慧公路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智能化、智慧化技术应用是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向,比如发展智慧公路。天气、事故、违章驾驶、隧道技术、安全管理等是影响高速公路运行效率的几个关键因素。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发展“智慧的车,聪明的路”。此外,效率提升还需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匹配,避免基础设施的闲置浪费。“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提出一个评价指标——基础设施利用率,用来衡量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率和效益,在0.6~0.85之间是比较合适的,今后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要把效率和效益放在重要位置。

  姜德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感材料与传感技术专家、武汉理工大学战略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湖北交通投资集团首席科学家。

  姜德生院士:智慧公路传感网络

  光纤波分时分混合组网的阵列光栅传感网络,我国率先实现在一根光纤上面可以制备80多万个传感器,并在工程领域开展应用,在智慧交通领域可以有效解决基础设施智慧化数据监测问题。通过阵列光栅技术可以将光纤制成大容量的应变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在一些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应用,可以实现全时全域的数据监测,满足米级甚至厘米级数据采集需求,大幅提高数据监测的范围和精度,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具体到智慧公路领域,阵列光栅传感网络有助于推动实现智慧公路车道级监测,在道路桥梁新建、改扩建、养护维修等场景均可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已应用于湖北花湖机场、部分公路桥梁建设,有效降低了成本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郑健龙,中国工程院院士,道路工程专家。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郑健龙院士:公路绿色建设养护

  公路绿色建设养护的基本目标是保证路网的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公路绿色建设养护关键体现在公路结构、路面材料、养护管理三个方面:第一,要发展长寿命的公路结构,目前我国的公路结构设计寿命、使用寿命都偏短。第二,要发展可再生的材料,研究开发生物沥青替代传统的矿物沥青,通过油石分离技术将公路废弃料中的石料完整分离出来,重新加以利用;探索将废旧沥青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例如作为电池的电极材料。第三,要发展智能化养护管理,采用智能化的手段来对现有道路进行科学评价,进而作出科学养护决策,实现用最低的成本来保证最高的公路运输效率。

  张喜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工程专家。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高端科技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

  张喜刚院士:智能桥梁

  智能桥梁是指在材料、工艺、装备等桥梁工程技术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将桥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桥梁的智能建造、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智能评估、智能决策、智能养护,全面融入智慧公路发展体系的新一代桥梁工程。目前已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智能桥梁发展工作:第一,推动制定智能桥梁发展规划。第二,从国家战略层面布局研究工作,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两大重要方向已经列入了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第三,有计划地系统推动智能桥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第四,推动桥梁重点工程开展智能化先行先试,包括智能造塔机、梁的智能化预制和智能化架设等。

  李德纮,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智慧交通专家。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院长。

  李德纮:公路智能收费国际经验

  1975年新加坡就开始基于地区通行证以人工方式在市区进行公路收费,收取的费用是拥堵费,而不是公路通行费或养护费。1998年采用基于专用短程通信技术的电子公路收费,新加坡中心商务区的拥堵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2020年新加坡建成卫星式公路收费系统,在新加坡全域进行公路收费,收取的费用也转变成公路使用费,新加坡采用卫星以及路侧单元RSU混合制方式,解决了技术上最大的难点——精度问题,明确车辆定位和明确车辆数量两者对精度的要求有数量级上的差别。2023年夏季新加坡局部区域开始试行卫星式公路收费。

  周勇,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第十三届山东省政协常委。

  周勇董事长:智慧公路山东实践

  山东智慧高速建设以实现全寿命的数字建设养护、全过程的数字安全通畅、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体验为目标,“十四五”期间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数字化初见成效,建成高速公路数据中心,建成包括济青北线、济青中线、济青南线在内的济南到青岛的区域智慧高速网络。

  具体举措主要有:第一,高起点统筹规划,现在智慧高速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实际经验,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全面统筹考虑。第二,推进智慧工程项目实践,京台高速济南—枣庄段,采用绿色建造技术,支持车路协同试验,具备全天候通行条件,享有伴随式信息服务,实现车道级定位;即将通车的济青中线,在京台高速济南—枣庄段的功能基础上,将实现“雨雪不封路,隧道不降速”,还有配套的智慧服务区及低碳场景建设等。此外,全景式的智能网联测试基地为智慧高速智能设备集成融合提供了支撑。第三,开展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在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场景推进数字化建设,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实践应用,开展数据中台、技术终端、视频平台、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将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业务数据汇集应用,提升高速公路数字决策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打造智慧决策、应急指挥、出行服务、业务管理、视频融合、统计分析、运行监督、收费运营、气象服务九大功能,实现了路网态势一张图、应急指挥一张网、出行服务一体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